发表时间: 2024-11-19 07:34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
文 | 成倚贤
●—≺ 前 言 ≻—●
无论国内国外,一提到带娃,似乎都是一部“血泪史”,我之前可能跟大家提到过,我刚带着俩娃在美国农村“着陆”时,一度累到崩溃。
而在我逐渐适应了这里的节奏,也开始跟邻居们有了更多交流之后,才发现——原来,谁家的日子都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轻松。
我的一个邻居,三个娃的妈妈,最小的才一岁多,她先生是军人,常年不在家。我看到她的时候,永远都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子,永远都在抱怨:“我昨晚又没睡好,老二一直哭,老三又醒了好几次……”
另一个朋友,也是自己带两个孩子,大的四岁,小的两岁,她跟我说:“我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孩子们一闹,我就头疼得要命。”
甚至是我那看起来无比强悍的房东太太,一个人操持着十几亩地,养着各种家禽家畜,还要照顾两个孙子和一个生活几乎不能自理的老公公,她也曾在我面前掉过眼泪:“我真的太累了,有时候真的觉得撑不下去了。”
在美国,虽然没有老人帮忙带娃是常态,但即便是有老人帮衬的家庭,也未见得就轻松多少。
我之前提到过的一个朋友,她公公婆婆住在他们家隔壁,可以帮忙照应,但即便如此,她也还是经常觉得力不从心。因为老人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育儿观念,很多时候并不能完全按照她的意愿来带孩子。
看吧,带娃这件事,真的是全球性的难题,不管你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是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都逃脱不了这份甜蜜的负担。
当然,我也见过一些“超人妈妈”,一个人带两三个孩子,还能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孩子们也都被教育得很有规矩。
这样的妈妈,要么是个人能力极强,要么是孩子之间的年龄差距大,大的可以帮忙照顾小的,要么就是对孩子的管理相对粗放一些,但不管怎样,这样的妈妈,都是让人佩服的。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需要承认,带娃,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没有老人和保姆帮忙的情况下,很多家庭都只能选择自己硬撑,这,也是大多数家庭的写照。
那么,在美国带娃,和在中国带娃,又有哪些不同呢?我想说,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来自社会的支持吧。
在美国,对于带娃的家庭,社会的支持真的是全方位的,首先从经济上,政府会给予一定的退税政策,虽然这些退税并不能完全覆盖养娃的开支,但至少,也是一份实实在在的帮助。
其次是信息上的支持,在美国,从怀孕开始,就会有各种育儿指导、育儿课程等着你。
医院会提供免费的育儿手册,社区会有定期的育儿讲座,甚至在你生完孩子出院的时候,医院还会送你一大包东西,里面包括尿布、湿巾、奶瓶等婴儿用品。
虽然这些东西都不贵,但那份心意,还是让人感到很温暖。
再来说说医疗系统的支持,在美国,无痛分娩已经是非常普遍的选择了,而且,在生产之后,医院还会对产妇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指导,包括如何照顾新生儿、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等。
我记得我生完老二之后,医院还特意安排了一个心理咨询师来跟我聊天,问我有没有感到焦虑或者抑郁,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此外公共设施对于带娃家庭也是非常友好的,比如图书馆会有专门的儿童阅读区,还会定期举办各种亲子活动。
商场里,几乎每间厕所都会配备尿布台,方便妈妈们给宝宝换尿布,而且,很多公共场所都会设有母婴室,给妈妈们提供一个私密的空间来喂奶或者哄孩子睡觉。
法律上,对于母乳喂养也是给予了充分的保护,在美国,任何公共场所都不得阻止母亲给孩子喂奶,无论是商场、餐厅还是公园。
甚至,有些州还规定,公司在女员工产假结束后,必须提供合适的时间和空间让她们继续母乳喂养。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其实都在无形中减轻了带娃家庭的负担,也正因为如此,在美国,独立带娃,才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
当然除了社会的支持之外,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带娃的压力。
比如他们简化家务的方式,就值得我们学习,在美国,很多家庭都会使用各种家电来减轻家务负担,比如洗碗机、烘干机、扫地机器人等。
这些家电虽然不能完全替代人工,但至少可以让人从繁重的家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孩子。
再比如美国人普遍都有分床睡的习惯,这样,父母就可以保证自己的睡眠质量,不会因为孩子的夜醒而影响到第二天的状态。
而且美国人也鼓励孩子早早承担家庭责任,比如让孩子自己整理房间、收拾玩具、帮忙做家务等,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父母的负担。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觉得,那美国人带娃是不是都太“粗放”了?其实不然。
我在美国看到的很多家庭,虽然对孩子的管理相对宽松一些,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重视孩子的教育。
相反他们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注重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这种教育理念,其实跟我们的“鸡娃”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美国,父母们更希望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快乐、自由的童年,而不是被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填满。
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国人就不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了,相反,他们也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引导孩子学习,比如阅读、游戏、探索等,只是他们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兴趣,而不是单纯的学习结果。
写了这么多,其实并不是想说在美国带娃就一定比在中国带娃轻松多少,毕竟,每个家庭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也都是独一无二的,带娃这件事,无论是在哪里,都是一场充满挑战和艰辛的旅程。
但我想说的是,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无论我们面临着怎样的困难和挑战,都不应该感到孤单和无助。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群人,跟我们一样,正在经历着相同的事情,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也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鼓励和支持。
同时我也想对所有的新手父母说一句话:你们已经做得足够好了,带娃这件事,没有谁是天生的专家。
我们都是在一边摸索、一边学习中成长起来的。所以,请不要对自己太过苛责,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相信自己,相信孩子,相信我们一定能够一起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
最后我想说,带娃虽然不易,但也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之一,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见证孩子的成长和变化,还能够重新审视自己、完善自己。
所以,请珍惜这段时光吧,尽管它充满了挑战和艰辛,但也同样充满了爱和希望。
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够成为更好的父母、更好的自己,也愿我们的孩子们,都能够在爱和关怀中健康成长、快乐前行,因为在这场全球性的“带娃战役”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最勇敢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