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06 07:00
大雪节气,寒气逼人,俗话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大雪时节,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也会见到雪花纷飞,漫天银色景象。在这个天寒地冻的节气,我们的养生注意点有哪些呢?
饮食养生
大雪正是“进补”的好时节,可以进食一些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以抵御寒气,肉类如羊肉、牛肉、狗肉、鱼、虾、牡蛎等。果类如大枣、栗子、核桃、橘子、柿子、龙眼等。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可以多吃一些牛羊肉等来抵御寒气,南方地区寒气不重,则可以吃鱼、鸭等食物温补,正所谓“冬天进补,开春打虎”。
需要注意的是阴虚体质表现为烦躁、低热、眠差、盗汗、手足心热、舌红少苔、大便燥结等的人,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如白菜、莲藕、萝卜、雪菜、山药、百合、梨等,肉类可以选择淡水鱼、鸭肉等。牛羊肉温燥,不宜大量食用,以免食多上火,食用牛羊肉时可以搭配白萝卜,白萝卜有理气消胀、润肺通便的作用。推荐大家食用一道滋补肾阳的白萝卜羊肉汤:用羊肉500克焯水,白萝卜100克切块。砂锅中放入羊肉、姜、葱和水,开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淋入黄酒,改小火炖2小时后,把白萝卜块放入砂锅继续炖30分钟左右,至萝卜软烂,加适量盐和胡椒粉调味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口味放入大枣、香菇、胡萝卜等食材。
再给大家推荐一款助消化的麦芽山楂茶:
用炒麦芽10g、山楂15g开水冲焖代茶饮,可以消食化积、促进消化,炒麦芽可以消米面食积滞,山楂可以消肉食积滞,可以有效改善冬季饮食过多出现的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起居养生
大雪时节起居仍要遵循《黄帝内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则,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躲避严寒,收敛阳气,学习动物进入冬眠的状态,东北的“猫冬”来形容此时的状态尤为形象。如此才能养精蓄锐,为春天阳气的升发做好准备。
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室内要经常通风,尤其是天气好的时候要适时开窗通风,让空气对流。2、室温切莫过高,有人喜欢把室温调高,在室内穿短衣短裤,如此不利于阳气潜藏,还容易感冒,推荐室温在20℃左右。3、室内要保湿,过于干燥容易对皮肤、呼吸道、胃肠道造成不良影响,可以适当的使用加湿器或者在散热设施洒水,以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同时注意多饮温水。4、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外出时加衣,睡眠时加被,要保护好胸腹部和关节部位,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骨关节病的患者更要注意。
运动养生
大雪时节天气更冷,锻炼不宜过早和过晚,运动强度不宜过大,最好选择太阳出来之后起床,天大亮以后再去运动,这样才能躲避严寒,涵养阳气。遇到空气污浊、大雾、下雪的天气最好不要到户外锻炼,可改在室内进行。运动方式选择更加和缓的运动,每天坚持活动40分钟左右,切不可使自己运动后大汗淋漓。严寒或天气不好之时,给大家推荐一款适合在室内的运动:十二段锦,又称“文八段锦”、“坐式八段锦”,是中国古代经典的养生方法之一,动静结合,静功锻炼内容包括入静、冥想等 ,动功锻炼包括坐式运动和自我按摩,将医疗、运动、养生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通过自我修炼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
情志养生
大雪时节的情志养生也非常重要,要顺应冬季收藏之势,经常闭目养神,休息大脑,净化心灵,避免情绪波动、喜怒无度、思虑太过而伤神,消除低落情绪,除烦解闷,保持乐观,不计较小事,不参与争端,我们称之为“神补”。上文中提到的十二段锦的锻炼,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神补”的内容,情绪低落时,也可以运用十二段锦里面的静功内容来调整情绪。雪花带来寒冬,愿你的梦想仍有温度,文末我用唐·柳宗元的《江雪》来结尾: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本文仅用于科普,文中所及方药及治疗方法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