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1-12 17:55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张阿姨今年55岁,平时身体还算健康,退休后每天带孙子、做家务,生活充实。
然而最近她突然感到腰部一侧有一种灼热的刺痛,起初她以为只是肌肉拉伤,没有在意,但疼痛逐渐加剧,皮肤上也出现了密集的小水疱。
她这才去医院,结果被诊断为带状疱疹,医生告诉她,像她这个年纪,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很高,尤其是免疫力逐渐下降的情况下,感染风险更大。
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加剧疼痛,还可能引发神经痛等后遗症,让她深感后怕。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尤其常见于50岁以上人群。
据统计,中国50岁以上人群中,带状疱疹的发病率达到约每年1000人中有7至8人。
这个病毒会潜伏在人体内,一旦免疫系统变弱,它就会“复苏”,引发剧烈的神经痛。
此外,数据显示,带状疱疹患者中约有20%会发展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这种疼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带状疱疹的痛不是一般的痛,它常被称为“剧痛中的剧痛”,甚至有人形容它就像皮肤被火烧、针刺一样,这种疼痛源自于带状疱疹病毒对神经的直接破坏。
也就是说带状疱疹的痛不仅仅在皮肤表面,而是在神经深处,这也让它和普通的外伤或是肌肉拉伤的疼痛有很大的不同。
带状疱疹的元凶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其实很多人小时候得过水痘,可能早已忘记,但病毒却没消失,而是潜伏在体内。
通常它会隐藏在神经节中,特别是脊髓和脑神经附近的神经节,当免疫系统正常运作时,它“安分守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然而到了中老年阶段,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逐渐下降,尤其在遇到身体过度疲劳、精神压力过大、患病等情况时,病毒会“苏醒”,并从神经中爬出来,顺着神经路径扩散到皮肤,形成一片片水疱。
这时神经受到病毒的攻击,产生了剧烈的炎症反应,这种痛就是带状疱疹最“要命”的地方。
带状疱疹引发的疼痛分为两个阶段,急性疼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急性疼痛是在水疱出现前后,神经遭受病毒侵袭的反应,持续几周到一个月。
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则是后遗症之一,即使水疱消退,病毒不再活跃,神经仍然可能受损,导致持续的疼痛。
这种后遗神经痛可能会让患者感到皮肤被电击、针刺,或是被撕扯般的痛,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被衣物轻轻摩擦都可能引发疼痛,这种后遗痛有时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影响生活质量,让人痛不欲生。
而对于带状疱疹的疼痛问题,医学界目前认为主要原因是神经的敏感性增加,病毒不仅破坏了神经本身,还让受损的神经变得异常“敏感”,甚至对一般人不易察觉的刺激都会放大,产生极度不适的痛觉。
这种病理机制让带状疱疹的疼痛往往难以通过普通的止痛药缓解,普通的止痛药主要针对肌肉或皮肤的浅层痛感,而带状疱疹涉及神经痛,需使用一些特定的药物。
比如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来缓解神经过度兴奋的状态,从而缓解疼痛。
年龄越大,得带状疱疹后发生后遗神经痛的可能性也越高,50岁以上的人,尤其是65岁以上人群,由于免疫系统的下降,带状疱疹的发病率更高,且后遗神经痛的几率也更大。
50岁以后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在逐渐“减速”,免疫系统也不例外,年轻的时候免疫力强大,带状疱疹病毒虽然潜伏在体内,但被压制得“服服帖帖”,一般不会发作。
可一旦过了50岁,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开始下降,给了这些潜伏的病毒“复活”的机会。
对于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带状疱疹不仅发病率高,疼痛也更加剧烈,还更容易留下“神经痛”后遗症。
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的细胞活力降低,反应速度减慢,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战斗力”十足。
病毒潜伏在体内的神经节中,伺机而动,只要免疫系统一松懈,它们就有可能“死灰复燃”,沿着神经路径向外扩散,引起带状疱疹。
50岁以上的人免疫力低下,身体已经不像年轻人那样能迅速清除病毒,病毒在神经中大量繁殖,攻击性更强,这也让中老年人感染后更加痛苦。
带状疱疹的痛和其他病痛不同,它是一种由神经损伤引起的剧烈疼痛,年轻人偶尔也会得带状疱疹,但恢复较快,留下后遗症的概率低。
然而50岁以上人群的带状疱疹痛,往往会引发长时间的神经痛,医学上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这种神经痛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因为年纪越大,神经修复的能力越差,恢复速度越慢。
随着年纪增大,身体的承受能力也下降了,带状疱疹的发病过程对身体的负担比年轻时更大。
带状疱疹不仅引发剧烈的疼痛,还会引起疲倦、发烧等症状,让人倍感虚弱,尤其在年老体弱的情况下,带状疱疹甚至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比如皮肤感染、视力下降、听力问题等,严重影响生活自理能力。
如果带状疱疹发生在面部,可能波及眼睛、耳朵等部位,造成失明或听力下降等严重后果。
因此50岁以上人群患上带状疱疹后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恢复,治疗的复杂程度和医疗成本也更高。
带状疱疹不仅仅是“年纪大了就会疼一下”这么简单,而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疾病。
年过半百,身体的自愈能力已经减弱,任何疾病的恢复都不如年轻时快,后遗症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带状疱疹的“痛后之痛”正是让中老年人生活质量严重受损的原因之一,通过接种疫苗、提升免疫力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带状疱疹带来的困扰,让年长的生活少一些疼痛,多一些轻松。
带状疱疹之苦令人胆寒,尤其对于老年人而言。因其免疫力衰退,身体更易遭病毒侵袭,备受折磨。
1. 接种疫苗
疫苗的作用是帮助免疫系统“识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提前建立起防御机制。
通过接种疫苗,身体就能提前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降低病毒“复发”的可能性,数据显示,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可以显著降低发病率,尤其是减少严重的神经痛发生率。
疫苗对50岁以上人群特别有效,这个年龄段的免疫系统较弱,更需要这样的“额外保护”。
接种疫苗不能百分之百防止带状疱疹,但即使发病,症状也会轻一些,恢复得也快一些。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饮食宜力求多元,丰富摄取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尤重维生素 C 与锌之类,如此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运动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防御能力,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慢跑、打太极等,保持每天适量运动,既不易过度劳累,又能起到锻炼效果。
睡眠质量对免疫力影响颇大,充足睡眠能使身体获充分修复,进而增强抗病之能。
3. 减少压力
压力过大会削弱免疫系统,增加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人到了老年阶段,生活节奏变慢,但也会面临一些情感和心理上的挑战,比如子女分离、退休后的空虚感等。
如果情绪长期处于低落或紧张状态,身体的免疫力会大大下降,病毒更容易趁虚而入。
老年人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等方式调节情绪,学会放松自己,保持心情愉悦。
适当的社交活动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避免因孤独而导致的心理压力。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不仅能提升生活质量,对预防疾病也有帮助。
4. 定期体检
老年人体检时可以关注白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等指标,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免疫系统的健康状况。
如果发现免疫力较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理,通过营养补充或是其他方式增强抵抗力。
带状疱疹容易在免疫力低下时发作,通过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身体的异常,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如果有基础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更要注意控制好病情,避免因慢性病影响免疫力而增加带状疱疹的风险。
带状疱疹就像一个“潜伏的敌人”,安静地藏在身体里,等待时机伺机而动。
年纪越大,它越容易“找上门”,带来那种痛彻骨髓的疼痛。
参考资料
【1】邓锦花.带状疱疹:不容忽视的中老年健康隐患[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24,(09):57.
【2】曹翠芬.什么是带状疱疹?它的症状和传播途径是什么?[N].山西科技报,2024-08-15(A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