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08 09:59
68岁的陈先生遇到了麻烦,原本在享受退休生活的他在前几个月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去医院初步体检是胆囊出了问题。
陈先生以为在接受胆囊切除手术之后相关病痛会有所好转,但往往事与愿违。
术后一个月陈先生出现了脸色蜡黄、虚脱的现象,在去医院核查之后被告知他胰腺处有阴影。
原以为是简单的胆囊切除术,但这么一来二去陈先生却被告知可能身体内有癌症。
虽然陈先生一时间很难接受这个结果,原来能吃能喝能运动的他怎么就得了癌症呢?
肿瘤医院的院长为他和有类似经历的人解惑,院长说:“这种情况是典型的病症混淆,从专业角度上讲是起病隐匿,这多发于隐匿高危人群中。”
也就是说有这么一类群体,即使自己平时好吃好喝但仍然有高度的患癌风险,这类群体都指的哪些?我们一起往下看。
陈先生就是典型的病情混淆,因为他本来就有癌症出现的风险但自己误认为是胆囊出了问题。
由于在初诊时医生未做专项检查且一些病症极为相似和隐晦,因此才没有被发现。
在对陈先生的后续走访中我们能发现,恶性肿瘤等重大病症的形成是有原因的。
这些重大疾病不是一朝一夕存在,而是通过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那么68岁能吃能喝能运动的陈先生怎么和恶性肿瘤扯上关系呢?原来和这些因素有关。
首先,陈先生最近的心理压力非常大。
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担心自己和老伴的身体健康,二人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常常使得他夜不能寐。
另一方面陈先生还在担心自己子女的发展,能不能过得好过得幸福是他头疼的问题。
虽然周围人一直以“儿孙自有儿孙福”劝导他,但他每天还是有操不完的心。
其次,遗传病史的存在。
经过医生后续调查发现,陈先生的三代直系亲属有癌症患者,因此陈先生的恶性肿瘤形成可能是受到遗传因素影响。
再者,因为之前工作需要陈先生有长达数十年的烟龄和酒龄。
长期抽烟喝酒使得他牙齿蜡黄、面黄肌瘦,退休之后的他也意识到这点所以才坚持运动节制饮食。
但从结果上来看,数十年来陈先生对身体的过度消耗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补回来的。
医生也指出陈先生的生活习惯是出现恶性肿瘤的温床,但家族遗传这一点也不可忽视。
医生在总结陈先生病症形成基础上提醒道:“一些高危人群虽然平常能吃能喝还能运动,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一定健康,一些重大疾病还是会在不经意间形成。”
高危人群顾名思义是非常容易患有某些疾病或出现某些问题的人群,就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而言这类人患癌几率要远远高于常人。
有的人们意识到自己是高危人群,她们会通过多种手段进行预防。
但大部分情况下人们意识不到自己是高危人群,这就使得恶性肿瘤在潜移默化间出现。
所以预防癌症的前提是人们对自己、对癌症有一个清醒认知,那么高危人群有哪些?
1.有肿瘤病家族史的人
就像是陈先生一样他三代之内的直系亲属有肿瘤病家族史,这就在客观上提高了陈先生患恶性肿瘤的几率。
这是基因和遗传所决定的,这些因素不受外力所掌控。
诸如此类的还有高血压等疾病,患有高血压的人群30%是因为本身家族就有遗传病史。
人类基因决定人类延续,他在延续人类文明的同时一些病症也随之被传承下来。
所以自己家族有肿瘤病史的人们一定要注意,到了一定年纪之后就要预防自己是否可能会出现相关病症。
倒不是说一定会遗传和出现,但我们只求小心驶得万年船。
2.中老年人
现在我们进入老龄化社会一些养老医疗产业也在向中老年人倾斜,大部分中老年人自我养生和保健意识也在逐步提高,这都是好的现象。
但即使是这样中老年人的恶性肿瘤发生率还是居高不下,尤其是叠加遗传病史因素之后。
中老年群体生活作息很规律、饮食很健康,而且因为有充足时间所以他们会经常锻炼身体。
一般而言这样健康的生活方式往往和恶性肿瘤的形成扯不上关系,但重点他们是中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下降,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
以往年轻时候不用吃药就能扛过去的感冒发烧成为过去时,任何疾病都需要药物介入。
而年龄增长和免疫力下降所呈现的反比例关系使得他们的患病几率大大提高,一些重大疾病出现率也随之提高。
所以无论中老年人怎样能吃能喝能运动,到了一定年纪之后我们还是要注意恶性肿瘤等相关疾病的出现概率。
3.不良生活习惯人群
以“不良生活习惯”为标志进行人群概括,这样的说法可能在一些人看来太过笼统。
但这样笼统概括的前提是有数量极为庞大的不良生活习惯人群。
这些不良生活习惯涵盖方方面面,从抽烟喝酒到熬夜暴饮暴食,一些不经意间的行为习惯已经对我们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抽烟喝酒熬夜是年轻人避无可避的话题,这些行为习惯对人们的影响我们就不过多赘述。
这里我们在列举几个人们无意识但对身体健康影响极大的行为习惯。
长时间的蹲厕所玩手机,一方面长时间蹲坐或者双腿支撑玩手机不利于血液循环,另一方面不利于不利于健康排便规律的形成。
3-5分钟是理想的上厕所状态,但现在许多人并非如此。
熬夜关灯玩手机,熬夜缩短人体脏器修复时间,关灯之后玩手机人们受到的辐射量增加,幽暗环境中手机强烈光线对人们的刺激性增强。
这还只是简单列举几个不良生活习惯,其他类似于塑料袋打包滚烫食物等还有很多。
4.有慢性疾病人群
慢性疾病稍不注意就有发展成为恶性肿瘤的风险。
以人们常见的胃病为例子,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感觉到肠胃不适那最好就要开始调理,放任不管的结果极大概率是胃癌出现。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身边有太多鲜活的例子可以证明。
为什么用胃病和胃癌举例子?因为胃部病症是人们常常忽略和混淆的典型疾病之一。
太多人因忽视胃癌早期的典型病症而错过治疗时间,所以胃病发展成癌的概率相当之高。
除了胃癌还有像糖尿病、肝病、胰腺病等经过长时间发展亦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而这些疾病的早期症状都不典型也不显著,容易使人忽略最终酿成大病。
以上讲到的四类特殊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概率比较高,但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种特征的人群也有潜在风险。
职业暴露者和在特殊环境中工作的人,患恶性肿瘤的概率大幅增加。
最典型的工种就是在化工厂工人、煤矿工人和石棉厂工人。
由于长期处在幽暗粉尘弥漫的工作环境之中,身体健康状况在不经意之间就受到改变,相对的患恶性肿瘤的几率大幅增加。
长期生活在压抑环境中或者一直以来保持较大心理压力的人也是潜在危险人群,这类人因为神经每天紧绷因此脑补病变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以上几类人群的患恶性肿瘤的几率较之常人大了许多,陈先生就是典型例子。
我们要清楚一点,能吃能喝能运动只能说明消耗系统等比较好,这和有没有恶性肿瘤没直接联系。
所以如果是符合上述特殊人群几大特征的,即使现在身体再怎么好也要留意恶性肿瘤的出现。
既然恶性肿瘤危害性极大,我们自然要想方设法防止。
自我负责的首要还是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就像上边提到的不良生活习惯是癌症的成因一样,良好的生活习惯往往也能极大程度预防重大疾病。
抽烟喝酒熬夜等习惯尽量改掉,一些不良生活细节也要慢慢调整。
定期体检是关键,现代医学技术飞速进步,几乎所有的疑难杂症都能都通过检查查出来。
即使一个健健康康乐乐呵呵的人,上了体检台之后也可能出现一些问题。
但出现问题不要怕,早发现早治疗是上上之策。
当然保持积极心态乐观面对生活是必须的,无论有病没病有钱没钱,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一个人能吃能喝能运动自然是好事,但这并不能代表自己身体绝对健康。
陈先生的例子告诉我们高危人群本着对自己身体负责的态度,还是要坚持定期体检。
当然即使我们没有高危人群的特征,那也不能掉以轻心。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恶性肿瘤
能吃能喝能运动,一查竟患有恶性肿瘤!这些人,都是高危人群
2023-11-17 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