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9-29 20:00
《运命论》有言: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品行出众,容易招致他人嫉妒。
做人做事应当如此,为人父母更是如此。
若是因为一时的炫耀,从而为孩子带来麻烦,得不偿失。
只有克制内心炫耀的欲望,才会看得见孩子背后的付出,而不是一味盯着结果,忽视孩子努力的过程。
然而,父母最大的愚蠢,就是对外炫耀孩子这3个方面,聪明的父母却闭口不谈,都很低调。
不炫耀孩子的聪明
作家谈旭讲过一个故事:吴女士喜欢炫耀自己女儿,每当家里来客人,都会让女儿当众表演背诗词。
这很大程度满足她的虚荣心,因为女儿表现得好,证明家长教得好,又或者是遗传基因好。
所以当别人夸她的孩子背诵流利、算数算得又快又准时,吴女士会很高兴,觉得孩子聪明,有她的功劳。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愿意当众表演,但每一次吴女士都用一些方法让女儿乖乖表演。
只是这一次,当家里再来客人,问孩子算数题时,孩子却只顾摆弄手里的玩具,一个字都不说。
吴女士起初用温和的语言去引导孩子,渐渐看女儿无动于衷便非常生气,觉得当众丢了她的面子,变得十分不耐烦。
孩子依然没有行动,只是迎上妈妈愤怒的目光,说了一句话:
“妈妈,我不是你的玩具娃娃,不是你想让我表演我就一定要表演。”
听到女儿的控诉,虽然只有轻飘飘一句话,却有千斤重压在她的心头,吴女士一时愣在原地,无法反驳。
《平等思维》一书提到:
“孩子需要尊重、接纳,我们没有尊重他,所以孩子不尊重我们。
跟孩子对抗,家长会输得很惨。”
许多家长喜欢当众炫耀自己孩子的聪明,不顾孩子的意愿,直接让她当众表演,而家长只需要在一旁获得大家的夸赞。
但忽视了对孩子的尊重,久而久之,孩子也不会尊重你。
聪明的家长从不会对外去炫耀孩子的聪明,因为他们懂得尊重孩子,更明白藏的智慧。
隐藏好孩子的聪明,才会让她避免承受外界带来的敌意与负面影响,从而会相对安稳地健康成长。
不炫耀孩子的乖巧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书中记载一个故事:
小Y的父母从小对他非常严格,只要不听话就会挨打,于是他对父母的话不敢反抗。
在父母严格的教育下,他的成绩与同龄人相比很拔尖,老师和父母都经常夸他成绩又好,又乖巧懂事。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小Y开始变得不听话,不喜欢上学,经常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无论父母怎么责骂,小Y始终拒绝沟通。
无奈,父母只好送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小Y在医生引导下才说实话。
原来,妈妈们聚在一起都会炫耀哪个孩子听话,从而告诉自己孩子一定要向人家学习,否则就不是乖孩子。
长期地积攒下,小Y有了爆发的情绪,他一直装作更乖更听话的样子,可也一直活得很压抑,这让他心里互相拉扯,很是难受。
正如《教育的本质》书中所说:
“最成功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从小就被期待做父母希望的样子,孩子就会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情绪,逐渐跟真实的自我失去连接,潜能也无法发挥。”
家庭教育中有一个普遍性的现象,家长会下意识让孩子无条件服从你的话,从而按照这个指令执行,否则就是不乖,不是父母的好孩子。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风格,不需要做谁的翻版。
适当地允许孩子叛逆,不听话、不乖巧,而不是一味命令式地让孩子顺从家长。
聪明的父母懂得挖掘孩子的天性与潜能,不会逼迫孩子变成什么样子,更不会对外炫耀孩子的乖巧,因为那是内在匮乏的代名词。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才是聪明父母应该有的特质。
不炫耀孩子的隐私
知乎网友小卿曾提问:
“亲友总喜欢打听孩子的成绩,但她不想炫耀孩子优秀的成绩,应该怎么办?”
很赞同家庭教育专家尹建莉说的一句话:
“成绩也是孩子的隐私,家长不要炫耀,别人不要打听,才是最合适的边界。”
小卿有一个上高二的女儿,学习成绩好,但女儿有一个习惯,不想让其他亲戚知道这件事。
因为他们听见后,会拿出去炫耀,或者和自家孩子做对比,从而引起别人另类的眼光。
渐渐,她的父母也受孩子影响,不去炫耀孩子的成绩。
但总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非要问出具体分数,追问上哪所大学,延伸到找什么工作等问题。
所以,最好的处理方式是,若有人执意追问孩子的成绩,可以一笑了之,或者可以说成绩一般。
如果对方一再追问,孩子恰好又在身边,可以让孩子参与其中。
让她笑着反问对方:
“你一年收入多少呀?”“什么时候在城市里买车买房?”
你告诉我,我就告诉你,这也是让孩子有效自我防护的方法,同时也会增进亲子关系。
就像作家尤岭岭所说:
“你越尊重孩子的隐私,你与孩子的距离也就越近。”
虽然有些人打听孩子的成绩没有恶意,只是单纯地想要了解,可是,成绩也涉及孩子的隐私,不可以随意询问。
不打听别人孩子的成绩,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边界。
聪明的父母懂得克制想要炫耀孩子成绩的心情,因为他们更懂得尊重孩子的意愿,不随意强求,让自己与孩子站在统一战线,一致对外。
尊重孩子的隐私,对外人闭口不谈,孩子自然会亲近你,这也是聪明父母应有的品质。
▼
托德老师曾说过一句话:
“养育孩子,是父母的修炼,也是在疗愈自我。”
家庭教育的道路上,父母与孩子都在成长,给予孩子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与理解孩子,而非一味地命令让孩子无条件服从。
不对外炫耀孩子的聪明、乖巧与隐私,是对于孩子尊重与理解具象化的呈现,学会看到孩子背后的努力,也是父母需要修炼的过程。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爱的滋养下健康成长,在人生的道路上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 | 诗漫·核桃木,喜欢在文字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声音。